6月23日至27日,2025年云南省高层次检察人才研修班在北京大学法学院开班,来自云南省三级检察院的全国业务能手、全省检察业务专家、各业务条线骨干共90人参加此次培训。
举办此次研修班是云南南宫28官网 立足云南检察工作实际,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推进人才强检建设、筑牢边疆法治根基的重要举措。开班仪式上,北京大学法学院党委副书记杨晓雷作开班致辞,从学什么、怎么学等方面明晰了研修的核心方向与学习路径;云南南宫28官网 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朱春莉作开班动员,勉励学员要强化政治意识、坚定理想信念,以强烈的求知欲望、过硬的思想作风、严明的纪律观念,全身心投入到培训中。
研修班将政治建设摆在首位,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教学结合的方式为学员们筑牢思想根基。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学员们驻足凝视一件件珍贵文物、一幅幅历史照片,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精神力量,进一步坚定了对党忠诚的政治信念,明确了在维护边疆安全稳定、促进民族团结、护航绿美云南建设、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等工作中的使命担当。走进华为集团北京研究所,前沿的科技成果与创新理念,让学员们深刻领悟 “国之大者”,激发了他们勇于探索创新、为法治国家建设拼搏奋斗的热情。
在课程设置上,研修班秉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坚持“缺什么补什么”“什么重要就学什么”的原则,邀请北京大学朱苏力、车浩、岳庆平教授分别从社会转型与中国法制、“三个效果相统一”的理念及其运用、国学智慧与人生修养作专题辅导,检察业务专家杜邈就高质效刑事检察履职服务保障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专题授课,帮助学员拓宽视野、增长知识、提升素养,增强高质效检察履职办案的能力水平。最高检政治部教育培训处处长秦海威、检察理论研究所科管部主任许慧君、《人民检察》副主编高扬、《中国检察官》总编辑韩彬四位专家,分别从检察业务专家评审与高层次检察人才培养、检察理论研究课题申报、检察理论研究能力提升的三重维度及检察理论研究重点、难点与方法等角度,解决检察人员“不想写”“不会写”等突出问题,努力破解高层次检察人才培养的短板弱项。
研修班坚持强化实训教学,针对上年度研修班学员的“答卷”进行集体“阅卷”,通过成果汇报、专家点评、提问互动,实现发现和解决问题、以交流互鉴带动互学共促的目标。同时,邀请上年度研修班10名学员围绕文章选题、调查研究、文稿撰写等方面,就一年来理论研究工作情况作经验分享和成果展示,中国法律评论常务副主编袁方、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徐然对十篇理论成果逐一点评,并从文章选题、拟题、调研、论证各方面存在的问题作现场指导,对学员的提问进行答疑解惑,帮助大家进一步拓展思路、掌握技巧、提升能力。
“这次培训干货满满,不仅更新了知识储备,更打开了工作思路!”研修班参训学员纷纷表示,此次培训针对性强、收获满满,启迪了思想,增强了本领,明确了任务。学员们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将切实增强责任感与使命感,把办案经验转化为理论成果,聚焦检察工作基础理论和实践难题,结合云南特色,产出更多优质研究成果,充分发挥高层次检察人才的引领示范效应,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云南新篇章建设作出检察贡献。
学员说
云南南宫28官网 蒋涤非:朱苏力教授“社会转型与中国法制”课程深刻阐述了“生活中的法”与“成文法的法”不同的生成机制,对一线司法人员反思机械执法、机械司法带来了深刻启发,也为我们深入思考和践行“三个善于”“高质效办案”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云南南宫28官网 刘晓虹:这是一场点滴浇灌的知识盛宴,也是一场涤荡内心的精神洗礼,更是一场悄无声息的培养托举。车浩教授“三个效果相统一的理念及其运用”,通过每一个案件的小切口视角,让我明白始终要对立法与司法过程追本溯源,融会贯通,才能在案件办理过程中做到分层处理,才能在不同效果的统筹落实中“道法自然”。
昆明市检察院周子俊: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检察人员,要把理论调研融入工作日常,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保山市隆阳区检察院王世欢:本次培训既是一次涤荡思想的学术之旅,也是一场重塑初心的使命之约,让我在知识迭代与思维革新中收获颇丰,理论素养在深耕细研中实现质跃,写作能力在互动交融中得到淬炼,使命担当在凝聚共识中更加坚定。
大理市检察院马仲双:在群星璀璨的北大法学院汲取思想智慧,如同为服务边疆法治建设装配了“新引擎”,我将把所学所思转化为捍卫公平正义、维护民族团结、守护祖国西南门户安宁的强大动力。